【文章来源:】 【发布人:沈影影】 【发布时间:2025-04-03】 【点击量: 】
为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挖掘传统节日的育人价值,我校教研室在第七教学周组织基础学科组开展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主题的示范公开课教学活动。基础学科组四位老师立足学科特色,将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汲取知识养分的同时,感悟清明文化内涵,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3月31日上午第3节课,刘茜茜老师在2023级会计事务(1)班开展《“友邦惊诧”论》公开课示范教学。刘老师通过《觉醒年代》小视频带领学生重温革命先驱挺身而出的觉醒年代,通过分析文本中的驳论文三要素揭露旧时代的黑暗,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感悟和平的来之不易,并通过诵读《少年君子歌》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志向,赓续红色血脉。
4月1日上午第1节课,赵素华老师在2024级计算机应用(1)班开展《拿来主义》公开课示范教学。赵老师以鲁迅经典杂文为载体,从清明祭祖习俗的变迁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命题。课堂上,通过对比“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等文化态度,引导学生以理性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做一个有辨别力的文化传承者。
4月2日下午第1节课,郏真老师在2024级幼儿保育(1)班开展《共鸣、声音弹性》公开课示范教学。郏老师将发声技巧与思政教育巧妙结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朗读《清明》诗词,用声音传递诗词中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文化传承意识。
4月3日上午第1节课,闻小娜老师在2023级网络技术班开展《兰亭集序》公开课示范教学。闻老师以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感恩与传承精神。课堂上,通过对比王羲之对人生的哲思与现代人对先辈的追忆,学生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宝贵与责任,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惜当下的积极人生态度。
本学期,学校已经连续开展了四周“课程思政”公开课示范教学活动。本周以清明节为契机,基础学科组聚焦追思先烈、文化传承及声音表达等,将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共同构建了“大思政”育人格局,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从先烈精神中坚定信仰,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职教学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学校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更多元的方式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传递价值观、塑造灵魂的育人阵地,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与精神动力。